各教学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教办高〔2023〕445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赛事的通知》(教办高〔2024〕150号)精神,我校拟于近期举办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道目标
产教融合赛道旨在引导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创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提高高校与社会、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成效,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提高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旨在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实验教学内容与科技前沿同步更新,构建高效、安全、经济的教学实验环境,为学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参赛对象
1、产教融合赛道参赛对象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讲授参赛课程(应为列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2轮及以上,国家急需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建设的新课程可适度放宽。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的参赛对象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需有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经验,且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机地融合虚拟仿真实验,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对于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教师,可适度放宽条件。
3、已参加第五届大赛省赛的第1-6组的主讲教师及课程不能再次或重复参赛。
三、校赛时间
校赛拟定于6月下旬举行(省赛拟定于8月举行)。
四、校赛地点
另行通知
五、材料要求
(一)产教融合赛道
1.申报书
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3-1,提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2.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
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报告包括摘要和正文,总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产教融合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
3.相关材料
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内容(自选2个课时)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
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4.证明材料
须截图以PDF格式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已完成学期的开设信息,参赛课程名称须与教务系统中显示情况一致,由所在高校教务部门出具参赛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比例证明,应不少于30%。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相关证明,即人事聘任协议或产教融合项目合同等,签订时间在2年及以上。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
1.申报书
参赛教师通过省赛报名系统提交材料。申报书样式见附件3-2,提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
3.相关材料
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内容(自选2个课时)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六、组织要求
1.严守纪律。参赛教师需确保所有竞赛材料的真实性,原创性,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查实,将取消参赛资。
2.高度重视。各学院要结合本单位综合情况,积极组织择优推荐符合参赛条件的教师参加校赛,并于6月20日前将《产教融合赛道申报书》《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申报书》《虚拟仿真实验学创新成果报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复赛报名汇总表》(见附件5)纸质版、电子版(纸质版需加盖单位公章)报送至综合楼1305。
产教融合赛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赛道赛事附件.docx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