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新时代全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我校课堂教学创新活力。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决定举办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目标
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交流推广青年教师的现代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以一流教学打造一流课程,助力“四新”建设,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二、比赛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
(二)坚持广泛参与、择优选拔;
(三)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坚持程序严谨、规范。
三、参赛教师要求
各院(部)从事一线教学,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取得主讲教师资格,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的青年教师。已获得学校往届大赛一等奖的教师不再参赛。
凡优秀奖(含)以上获得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四、内容和要求
(一)比赛内容
1.学生评教(10分)
参赛教师的参赛课程所在授课学年学生评教的得分(以教务管理系统数据为准)。
2.督导评课(10分)(以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系统数据为准)。
参赛教师的参赛课程所在授课学年督导评课的得分。
3.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10分)
参赛教师根据近三年授课情况,选择一门主讲课程参赛,并提供完整的电子版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分。
4.现场教学(70分)
评委从参赛教师提供的授课教材中随机抽取1个章节,参赛教师15分钟后进行现场讲授,讲授内容不含序言(前言)、习题等部分。参赛教师先说课,再模拟授课,最后回答专家提问。
(1)说课+模拟授课。
说课。参赛教师口头表述所选课程的介绍、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创新之处。
模拟授课。参赛教师针对抽选章节自选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模拟授课。参赛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利用ppt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自行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教学用具。为保证师生互动效果,请参赛教师自行安排学生配合模拟授课。说课+模拟授课时长控制在15-18分钟左右。
(2)专家提问。
根据课堂教学展示情况,专家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理念、组织、实施与效果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回答,时间控制在2-3分钟左右。
(二)比赛要求
本次大赛从学生评教、督导评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及现场教学共四个环节进行评分,总计100分。
现场教学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
五、分组与实施
(一)比赛分组
大赛活动分三组进行。
综合一组: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综合二组: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综合三组:数学与统计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
(二)组织实施
大赛分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1.初赛
由各院(部)依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自行组织,原则上要求全体符合条件的教师都要参赛,择优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决赛,并将推荐名单报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分配名额详见附件2。
各教学单位要将初赛具体实施环节详细整理成一份书面材料,包括初赛实施方案、评委组成、参赛人数、获奖人数等方面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书面材料内容。认真填写《信阳学院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初赛情况统计表》(附件4)。
各院(部)于4月20日前,将附件3、附件4纸质版(盖章)报送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综合楼1412),电子版发送至1076605801@qq.com。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电子版发送至1076605801@qq.com。材料一经报送概不退换。
2.决赛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根据参赛教师最终成绩,按综合一组、综合二组、综合三组分别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3.奖项设置
综合一组、综合二组、综合三组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六、相关要求
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组织引导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本单位青年教师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大赛活动。要以本届大赛为契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我校课堂教学创新活力,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附件1:信阳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现场教学评分标准.pdf
附件2:信阳学院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推荐名额分配表.pdf
附件3:信阳学院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汇总表.doc
附件4:信阳学院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初赛情况统计表.xls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5年2月21日